论牛焘诗

何曾一语著粗豪,琢句矜严选韵牢。
垂老空山抱琴死,招魂谁与续《离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论牛焘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赵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牛焘诗歌风格和成就的高度评价。这首诗不仅是赵藩个人文学创作的体现,也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论牛焘诗》:

  1. 作者简介:赵藩(1851~1927),字樾村,又字介庵,别号猿仙,晚年自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县白族人。他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乱和社会变革,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云南易门县训导、四川酉阳县直隶州知州等。在任职期间,他不仅致力于政务,还倾注了大量心力于整理和编纂地方文献,与陆荣昌合力编纂《云南丛书》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原文:《论牛焘诗》原文如下:“何曾一语著粗豪,琢句矜严选韵牢。垂老空山抱琴死,招魂谁与续《离骚》?”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赵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眼光。首句“何曾一语著粗豪”表明了赵藩对于诗歌语言的追求,不追求浮夸,而是追求质朴和精炼;次句“琢句矜严选韵牢”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对细节的严格要求和对韵律的精心打磨。

  3.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牛焘诗歌风格的赞誉,表达了赵藩对其作品的高度认可。首句中的“着粗豪”并非指粗犷豪放,而是指诗歌中那种不张扬却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第二句“琢句矜严选韵牢”则揭示了赵藩对于诗歌形式的严格要求,他认为诗歌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良好的形式。整首诗的最后两句“垂老空山抱琴死,招魂谁与续《离骚》?”更是将读者带到了牛焘诗歌的宏大背景之下,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和思考。这不仅是对牛焘诗歌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传承和致敬。

赵藩的《论牛焘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种深刻反思和传承。《论牛焘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赵藩的文学成就,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文学发展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