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秋望

井梧庭竹已秋风,唯有登临兴未穷。
高阁三层烟树里,青山半角夕阳中。
一行雁齿斜城界,万井鱼鳞碧瓦丛。
眼力微茫天地阔,两湖如镜漾晴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城西秋望》是清代蒋廷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的第一句“井梧庭竹已秋风”,便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时节庭院中的景象。井梧和庭竹,这些常见的景物,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萧瑟、凄凉。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变化。

第二句“唯有登临兴未穷”表达了诗人对于登高远望的热爱,以及这种活动中所体验到的精神满足感。登高远望是一种传统的休闲方式,它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大与美丽。在这里,“兴未穷”不仅指视觉上的享受,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的充实。

第三句“高阁三层烟树里,青山半角夕阳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场景的描述。高阁、烟树、青山、夕阳,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感。这里的“青山半角夕阳中”尤其耐人寻味,它不仅仅形容了山的形状,更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给人以哲理的思考。

“一行雁齿斜城界,万井鱼鳞碧瓦丛。”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秋天的景色。雁齿排列整齐,斜插入城界;万井之间,鱼鳞状的瓦屋点缀其中。这样的描述不仅生动形象,也富有层次感,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立体和鲜活。

《城西秋望》作为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古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美的独特感知。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美景的记录,更是对人生感悟的抒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