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仆射洗笔池

永徽往迹留清池,老苔半顷函玻璃。野色凄凄映江绿,墨气馥馥浮云姿。
池上有庙绘古像,我来展拜魂神爽。当年臣节懔冰霜,犹觉丹心走魑魍。
却忆文皇顾命时,佳儿佳妇卿扶持。先帝胡为作此语,无乃早见恩乖离。
当时才人正入侍,何不及芟鹦鹉翅。可怜祸水起波澜,扑杀此獠方快意。
嗟公此心劲如铁,臣躯可捐节不折。潭州去国几千里,孤愤飞作炎天雪。
行步偶来湘浦口,濡笔径展锥沙手。至今池上风雨夕,仿佛蛟龙夜深走。
千秋事往如云烟,却想临池燕集年。狂歌欢咏亦偶尔,长安不见应潸然。
神龙御天唐再造,洗日咸池宁足道。孤臣曲突竟何为,零落丰碑卧秋草。
误国李许名谁馨,精气蟠郁池为灵。我欲从公乞笔札,写诗上续《离骚》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褚仆射洗笔池》是清代诗人蒋湘培的作品,以唐代历史人物褚遂良的事迹为创作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咏叹,展现了褚遂良洗笔池的幽美景色及其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褚仆射洗笔池》:

  1. 作者简介:蒋湘培,字子实,号东篱,清朝中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2. 原文赏析:这首诗通过“行步偶来湘浦口,濡笔径展锥沙手”等语句,生动地描述了褚遂良在湘乡县行县至湘乡时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3. 创作背景:诗中提到的“唐永徽六年,褚公以尚书右仆射谏立武宸妃,几为所杀,赖长孙太尉一言以免,犹坐贬潭州都督”,反映了褚遂良一生的政治沉浮及其传奇故事。

  4. 名家点评:蒋湘培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作品《褚仆射洗笔池》更是因其深刻的艺术表现和对历史的精准把握而备受推崇。

  5. 轶事典故:《虞初新志》曾记载了关于《褚仆射洗笔池》的一些轶事,比如有人误读为“褚仆射洗笔池”,但经过考证,这些误解其实都是对诗句的字面理解,并未真正领会其深层含义。

  6. 作品赏析鉴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褚遂良的历史形象,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静谧安详的境界。诗中的墨色、云姿、江绿与古像等元素交织,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引人深思。

《褚仆射洗笔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英雄敬仰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价值,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