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凭江郭,高楼感众阴。
时危万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难问,多材陆岂沉。
迢迢独行者,珍重吕粱心。
澈庵招游北楼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澈庵招游北楼二首”是近现代诗人赵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赵熙(1868年—1948年),字尧生,四川荣昌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文人、教育家。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诗歌著称。赵熙一生经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其诗歌多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意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品原文:“古寺凭江郭,高楼感众阴。时危万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难问,多材陆岂沉。迢迢独行者,珍重吕梁心。”这是赵熙在《澈庵招游北楼二首》中表达的诗句,通过对古寺、高楼、时政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体验。
作品分析:从这首诗中可以窥见赵熙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时危万里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而“思苦百年深”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此外,诗中的“半醉天难问”和“多材陆岂沉”等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自身才能被埋没的哀叹。
“澈庵招游北楼二首”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也是赵熙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赵熙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并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