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夜

频年芳草绿湘皋,多少英雄付浪淘。
惨绝峰青人不见,愁闻月黑雁飞高。
思亲有泪悲皇览,叹世无方慰石壕。
双鬓只今无可白,倦寻朱亥鼓屠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十二夜》是一首由赵熙创作的古诗。该诗作于清朝,原文如下:

频年芳草绿湘皋,多少英雄付浪淘。  
惨绝峰青人不见,愁闻月黑雁飞高。  
思亲有泪悲皇览,叹世无方慰石壕。  
双鬓只今无可白,倦寻朱亥鼓屠刀。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皋边荒的秋色与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哀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其中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赵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抒发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以及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思亲有泪悲皇览,叹世无方慰石壕”两句尤为感人,揭示了诗人在国家动荡、社会不公的背景下,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九月十二夜》不仅是赵熙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投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触动后世读者的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