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用淮海韵,题南海戊戌与雪庵绝笔书

当年衣带,如今禾黍,囚尧忍梦东华。含血喷天,椎心蹈海,青牛远放流沙。书笈故人车。托白头老母,餐饭先加。不是金轮,更谁纤手送唐家。
江湖岁岁吹笳。又六旬进酒,二月飞花。知己半生,灵光一座,先朝信史空嗟。烟柳上洋斜。剩血痕泪点,浓墨飞鸦。柴市招魂,大星芒角耿云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海潮·用淮海韵题南海戊戌与雪庵绝笔书》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授编修,后转江西道监察御史,以其抗直敢言著称清季。工诗、书、画,不填词。壬子(1912年)自沪归里后,六百日中,有《香宋词》三卷成书,此后不再作词。
  1. 词作原文
    当年衣带,如今禾黍,囚尧忍梦东华。含血喷天,椎心蹈海,青牛远放流沙。书笈故人车,托白头老母,餐饭先加。不是金轮,更谁纤手送唐家。
    江湖岁岁吹笳,又六旬进酒,二月飞花。知己半生,灵光一座,先朝信史空嗟。烟柳上洋斜,剩血痕泪点,浓墨飞鸦。柴市招魂,大星芒角耿云涯。

  2. 诗词鉴赏

  • 该词以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 “当年衣带”到“如今禾黍”,通过对时空变迁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和人生的无常。
  • “囚尧忍梦东华”至“青牛远放流沙”,通过描述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远走他乡的悲凉,抒发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 “知己半生,灵光一座”至结尾,则转向对友情和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望海潮·用淮海韵题南海戊戌与雪庵绝笔书》不仅是一首艺术上成就较高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清末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窗口。对于读者来说,通过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体命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