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玉白蒲桃

仙露明珠,似寻得、绝色冰肌。秋光一箔,水精悬架离离。展旧青藤书稿,记山园深翠,松鼠含伊。相思。合樽前,亲喂雪儿。
任买凉州别种,到拈来玉子,多染胭脂。沆瀣无瑕,伴梨花,好贮哥瓷。携将蒲萄牙去,办仙酿,晶珠千颗,味胜红澌。美人醉,看风鬟吹动鹭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玲珑玉白蒲桃”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的作品,一首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诗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玲珑玉白蒲桃”,作为赵熙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的深厚底蕴和独到见解。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其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及第到辞官归隐的转变。光绪十六年(1890年),赵熙以进士出身进入仕途,曾担任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以其直言敢谏而著称于清季。然而,在壬子(1912年)之后,赵熙选择回到故乡,在六百日中完成了《香宋词》三卷,此后便不再涉足作词。
  • 创作时间与地点:关于《玲珑玉·白蒲桃》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表明其创作年份,但从诗中的意象来看,可以推测这应是赵熙在晚年归隐期间所作。赵熙的故乡四川荣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这样的地域特点很可能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内容概括:《玲珑玉·白蒲桃》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景象描写。首句“仙露明珠,似寻得、绝色冰肌”,描绘了秋日清晨晶莹剔透的水珠如同珍珠般散落,令人联想到美人的肌肤,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秋光一箔,水精悬架离离”,通过水的波纹映照出秋天的景色,如同悬挂的水晶帘幕,给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感觉。最后两句“展旧青藤书藁,记山园深翠,松鼠含伊”,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深刻记忆,以及对山林间生机勃勃的松鼠的喜爱。
  • 艺术特色分析:赵熙的这首词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工整和对称,而且在意境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如将水珠比作珍珠、将秋天的景色比喻为悬挂的水晶帘幕,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此外,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赵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他的词作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文化与历史意义
  • 历史价值:赵熙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重要词人,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玲珑玉·白蒲桃》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赵熙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文化影响:赵熙的词作虽然不多,但每一篇都能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素养。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文学地位,即使在今天,其词中展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仍能感动人心。这种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使得赵熙的词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赵熙的《玲珑玉·白蒲桃》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古典诗词,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赵熙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