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 · 牵牛花,草窗韵

银浦阔。黄姑渡河候,此花心切。藓砌仙根,竹篱露蔓,凉丛千叶。秋色名蓝半盏,海棠阴、微沁红雪。梦中别。鹊桥心事,欲提羞说。
日照东南先怯。缀金铃,莓墙半缺。翠染姜梅,香生兰菊,容华都歇。碧玉娟娟,又送过,灵匹匏瓜时节。冷蛩咽。还等双星抱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京秋·牵牛花,草窗韵》是清朝赵熙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香岩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赵熙擅长绘画,尤其擅长花鸟画,他的画作风格独特,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他的诗歌也极具特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1. 作品原文
    秋色名蓝半盏,海棠阴、微沁红雪。梦中别。鹊桥心事,欲提羞说。日照东南先怯。缀金铃,莓墙半缺。翠染姜梅,香生兰菊,容华都歇。碧玉娟娟,又送过,流萤度隙。

  2. 诗意解析

  • “秋色名蓝半盏”中的“秋色”指的是秋天的颜色,这里的“蓝”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或某种深蓝色,象征着秋天的深沉与宁静。”半盏”则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可能是夕阳的余晖或者是秋天特有的氛围。这里的“海棠阴、微沁红雪”描绘了秋天里海棠树的影子和微风吹过的红色花瓣,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凉意的画面。
  • “梦中别。鹊桥心事,欲提羞说”可能寓意着诗人在梦中与爱人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遗憾,但又难以启齿,只能暗自神伤。这里的“鹊桥”通常指代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地——银河桥,暗喻着爱情的坚贞和无奈。
  • “日照东南先怯”中的“怯”可能意味着诗人在面对阳光时感到不安或者害羞。这里的“日照”可能指的是早晨或者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在地面上的景象。而“东南先怯”则描绘了诗人对这种阳光的畏惧感,或许是因为它过于强烈,让人感到不适。
  • “缀金铃,莓墙半缺”中的“缀金铃”可能指的是挂在墙上的金铃,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里的“莓墙”可能是一种带有青苔的墙壁,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而“半缺”则表明这些建筑物已经残破不堪,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翠染姜梅,香生兰菊,容华都歇”中的“翠染姜梅”指的是绿色染过的梅花,它的颜色鲜明且充满生机。这里的“香生兰菊”则可能指的是兰花和菊花散发出的香气,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香味,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的“容华”可能指的是容颜之美,这里的“都歇”意味着所有的美都已经消逝,只剩下衰败的景象。
  • “碧玉娟娟”中“碧玉”指的是绿色的宝石,它的颜色鲜艳且纯净。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女子的皮肤白皙如玉,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而“娟娟”则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如同流水般自然而和谐。最后“又送过流萤度隙”,这里的“送”可能指的是引导或引领的意思,而“流萤度隙”则描绘了夜晚时分,萤火虫的光芒透过窗户缝隙洒进屋内,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1. 艺术手法
  • 该诗运用了许多传统的中国诗词修辞手法,如拟人、借景抒情等。例如,“碧玉娟娟”通过比喻手法将女性的美丽和纯洁赋予了物质形态,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还善于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意义。如“鹊桥心事,欲提羞说”不仅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更隐喻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1. 文学价值
  • 作为赵熙的代表作品之一,《玉京秋·牵牛花,草窗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研究清朝诗词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追求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玉京秋·牵牛花,草窗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展现了赵熙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细腻的观察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