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影寄赵济民

别来半月思君苦,春痕绿遍山郭。几番夜雨,渝州乍霁,定开红药。泉珠似络。向孤枕、如何睡著。算君行、巴歌下峡,宝剑淬湘鄂。
寒舍今无恙,祇苦饥鹰,绕村行攫。告缗未已,想嗷嗷命将何托。镜里香亭,藕花放、应怀旧约。望天涯一纸寄我,趁雁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影寄赵济民》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赵熙。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赵熙:赵熙(1863年—1938年),字云崧,号香宋,四川荣县人,中国近现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一生跨越了晚清、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大家。
  1. 作品原文
  • 别来半月思君苦,春痕绿遍山郭。
  • 几番夜雨,渝州乍霁,定开红药。
  • 泉珠似络。向孤枕、如何睡著。
  • 算君行、巴歌下峡,宝剑淬湘鄂。
  • 寒舍今无恙,祇苦饥鹰,绕村行攫。告缗未已,想嗷嗷命将何托。
  1. 诗作鉴赏与评价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远行的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别来半月思君苦”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数月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几番夜雨,渝州乍霁,定开红药”,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等待重逢的心情。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春天的山郭比作被春意浸润的景象,用“泉珠似络”形容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以及用“饥鹰绕村”比喻友人离去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等。这些都体现了赵熙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艺术修养。
  • 主题思想:《瑞鹤仙·影寄赵济民》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的艺术表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牵挂,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之感。

这首《瑞鹤仙·影寄赵济民》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画卷。赵熙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