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重三

新绿生秧,乱红吹雪,春如房老争妍。久忘佳节,花外报啼鹃。出郭晴蛙在水,纸鸢放乌牸耕田。湔裙路,悠然会意,人物永和年。
芳原。心万里,青山直北,雁路横天。想铜街三月,门外榆钱。忍听潭边禊事,徘徊到怪鸟湘川。乡愁近,青羊小市,风鹤八公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重三》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词:

  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作品背景:《满庭芳·重三》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末近现代初,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政治变革频繁,文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 作者介绍: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授编修。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抗直敢言著称于清季。工诗、书、画,不填词。在晚年归里后,历时六百日,完成了《香宋词》三卷。
  1. 词作内容详解
  • 首句赏析:“新绿生秧,乱红吹雪,春如房老争妍。”此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绿、乱红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与寒冷的冬日进行较量。“春如房老争妍”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力。
  • 第二句赏析:“久忘佳节,花外报啼鹃。”这句表达了对节日的淡忘和对自然声音的喜爱。杜鹃鸟在花外啼叫,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个美好的节日。
  • 第三句赏析:“出郭晴蛙在水,纸鸢放乌牸耕田。”此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晴朗的天空下,青蛙在水面上欢快地跳跃,而农民则在田间放飞纸鸢,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 第四句赏析:“湔裙路,悠然会意,人物永和年。”这里的“湔裙路”可能指的是一条古道或街巷,寓意着岁月流转,人们在这道路上悠然自得地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境深远:全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房老争妍”与“久忘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语言优美:赵熙的词作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既符合诗词的规范,又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情感。特别是“新绿生秧,乱红吹雪”等句子,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史影响:赵熙的《满庭芳·重三》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清代词坛的重要文献。
  • 评价综述:赵熙的《满庭芳·重三》被誉为其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词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满庭芳·重三》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艺术价值的诗词,更是一部承载着作者情感世界和时代印记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