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
吟商。年徂扇底,人老镜中,双鬓色半如霜。西风催画角,赖大野云黄。荷花应做怨女,算此后,日褪红装。将进酒,当早莺、迎到春光。
玉簟凉立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簟凉·立秋》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玉簟凉·立秋》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玉簟凉·立秋》的作者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他以工诗、书、画闻名,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后授编修,并转任江西道监察御史,以抗直敢言著称于清季。然而,赵熙在六百日中创作了三卷《香宋词》,之后便不再续作,其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成就斐然。
作品原文: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吟商。年徂扇底,人老镜中,双鬓色半如霜。西风催画角,赖大野云黄。荷花应做怨女,算此后,日褪红装。将进酒,当早莺、迎到春光。
作品特点:该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意境。词中的“天又新凉”,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梧桐知信息”则运用了梧桐与人的默契,象征着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情感的相通。此外,作品中的“牛女河梁”,不仅是一种天文现象的描述,也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思念。整体而言,《玉簟凉·立秋》以其精湛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赵熙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玉簟凉·立秋》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