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竹垞韵

故人知否,检前生卷子,花朝南泊。万种相思千种梦,心事微波难托。白石箫声,绿珠眉样,镜底翻书乐。去年今日,海棠红自开落。
谁忆浩劫如斯,桑田留命,还对松风酌。我更无锥能卓地,醉儗借天为幕。一局康猧,半生尘蠹,生计云归壑。几时重聚,山头夜夜吹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竹垞韵》是清代诗人吴锡麒的作品,而非赵熙所作。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清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与厉鹗、严遂成、王又曾、钱载、袁枚合称为“浙西六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其中不乏传颂至今的佳作。

《百字令·阮芸台学使元重摹竹垞图属题即用卷中原韵》这首词,通过对竹垞图的描绘和对故人的怀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竹垞图的绘制和重现,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吴锡麒的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传统艺术的珍视。此外,吴锡麒的诗词创作也体现了其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是研究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视角。

《百字令·竹垞韵》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篇,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人的怀念。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