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杂感

闲身恋残岁,相守海南偏。
旧历随镫尽,春星傍户悬。
客愁先入醉,归梦不知年。
迢递今宵漏,遥同故国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夜杂感》是清代赵执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赵执信(1662年—1744年),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老人、青莲居士等,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以骈文见长。其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思,风格刚健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在文学史上,赵执信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后世铭记。

  2. 原文展示
    闲身恋残岁,相守海南偏。
    旧历随镫尽,春星傍户悬。
    客愁先入醉,归梦不知年。
    迢递今宵漏,遥同故国传。

  3. 作品赏析

  • 《除夜杂感》作为赵执信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上。通过对除夕之夜景象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 该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如“残岁”、“旧历”、“春星”等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
  • 赵执信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闲身恋残岁”与“相守海南偏”的对比展示了诗人身处异地仍不忘故土的情感;“旧历随镫尽”与“春星傍户悬”则通过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 此外,诗人在表现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时,也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客愁先入醉”,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乡之情而醉倒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辛酸。

《除夜杂感》不仅作为赵执信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于人生、时光以及故乡的无尽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