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洪昉思聊答赠

颇忆旗亭画壁时,相逢各讶鬓边丝。
早知才薄犹为患,正使秋深总不悲。
吴越管弦君自领,江湖来往我无期。
只应分付亭中鹤,莫为风高放故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晤洪昉思聊答赠》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袁枚在与友人洪昉思的会晤中,就诗文问题互相酬答之作。全诗以“问君”起首,接着写袁枚对友人的询问作出回答,并进一步展开议论,最后用“知君不独善其身,且能兼善天下”作结,表明诗人自己对朋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兼善自身和天下。

袁枚(1637年5月23日-1716年2月24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随园散人等,浙江钱塘人。他是清朝“性灵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南乡子派”鼻祖,有“诗界泰斗”之誉。他的诗风格清新,别致,善于吸收民间语言入诗,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和官场黑暗。他的作品包括《小仓山房集》《子不语》《随园诗话》《随园食单》《补遗》等。

《晤洪昉思聊答赠》是袁枚为友人洪昉思而作的赠诗。诗中表达了袁枚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袁枚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