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韩江归兴

春寒晴压空江水,山翠云光荡船尾。
篙师挝鼓作回帆,万里还家从此始。
人日他乡人别离,郊原新绿已参差。
遥怜沙渚多阳雁,肯向东风更退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执信的《人日韩江归兴》:诗中情感的细腻流淌

《人日韩江归兴》是清朝诗人赵执信于某年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更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沉思考与感悟。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他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十四岁便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更是中进士。此后,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曾历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等职。他的一生可谓是才高位重,然而,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而被劾革职。这一事件虽然使他短暂失去了官职,但也让后人看到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赵执信。而《人日韩江归兴》作为他的代表作,无疑是他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在这首诗中,赵执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动荡的时代。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的“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庆祝春节,而“韩江”则是指位于广东省的韩江。通过这两个元素的结合,赵执信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人日韩江归兴》不仅是赵执信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品鉴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赵执信的诗歌风格及创作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面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大事时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