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人烦暑郁中庭,参差树影清蝉鸣。
晚云忽压雷声起,雨势倒挟沧溟倾。
微风袅袅吹银河,明月盈盈扬素波。
碧天澄鲜靓如洗,谁倚高楼发浩歌。
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
介绍
赵录缜创作的《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七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特色的详细介绍:
诗人简介:《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的作者是赵录缜,字孝谅,安丘人。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官员。据资料显示,赵录缜在河南知县芳畦女任内留下了自己的诗作《天谅室诗略》,可见其学识与才华。
诗歌原文及翻译:赵录缜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夏日暴雨过后的夜晚,天空由暗转为明亮的过程。诗句“蒸人烦暑郁中庭,参差树影清蝉鸣”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夜的无奈和烦闷,而“晚云忽压雷声起,雨势倒挟沧溟倾”则生动地描绘了暴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和壮观景象。“微风袅袅吹银河,明月盈盈扬素波”则描绘了雨后初晴,银河清晰可见,月亮高挂,洒下柔和的光芒。最后,“碧天澄鲜靓如洗,谁倚高楼发浩歌”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明朗清新的夜晚,人们在月光下尽情歌唱。
艺术特色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上。通过使用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清蝉鸣”、“银河”、“明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暴雨过后自然界的清新和宁静。此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文学价值和影响:作为清代文学作品,《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展现了赵录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清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色,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骤雨忽霁星月娟朗徙倚庭除即景赋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也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