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题红桥归骑画扇

澹烟洗得春山瘦。眉妩从谁斗。横桥西畔小桃枝。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
马蹄芳草经游地。重到销魂易。红楼长占柳阴阴。只是柳条不系少年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是清代诗人吴敬梓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儒林外史》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讽刺科举制度,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2. 词作内容概述:《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春日里红桥西畔小桃枝的画面,通过对“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的描述,传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人事已非的感慨。这种怀旧之情,透过文字,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桃花之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3. 艺术特色分析:此词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首先,词中运用了意象叠加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词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感。其次,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如“马蹄芳草经游地”,既指代了曾经的繁华之地,也暗喻了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流逝。此外,吴敬梓在词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世人惟解重娇娃”的反问,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4. 文学价值与影响:作为晚清词坛的杰出代表,吴敬梓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特别是《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不仅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更因其精湛的词艺和艺术成就,被众多学者和爱好者所研究和传颂。

《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与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词中描绘的美景,更能够深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