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 园夏即赏

半阴晴。殢云容雨意,梅熟又江城。帘桁凝烟,庭除泼水,空想歌扇花萦。渐衣润、添香满鸭,费熨帖、春恨总难平。斗草人归,采兰天近,谁唤愁醒。
依约一年芳事,奈新期旧赏,节物堪惊。寻梦蕉迷,追凉竹醉,闲书长解尘缨。看高柳、池塘自碧,怕重见、江燕共秋零。最忆清风故人,一枕诗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萼红·园夏即赏》是清代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正白旗人。他早年工于书画,晚尤以词得名。郑文焯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其诗词多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郑氏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尤其是在诗词方面,使他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
  1. 诗词原文
    半阴晴。殢云容雨意,梅熟又江城。
    帘桁凝烟,庭除泼水,空想歌扇花萦。
    渐衣润、添香满鸭,费熨帖、春恨总难平。
    斗草人归,采兰天近,谁唤愁醒。
    依约一年芳事,奈新期旧赏,节物堪惊。
    寻梦蕉迷,追凉竹醉,閒书长解尘缨。
    看高柳、池塘自碧,怕重见、江燕共秋零。
    最忆清风故人,一枕诗声。

  2. 诗词赏析

  • 意境描写:《一萼红·园夏即赏》中的“半阴晴”描绘了一个既非完全晴朗也非全阴暗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微妙而宁静的氛围;“殢云容雨意,梅熟又江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 情感表达:词中的情感丰富而复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尤其是结尾部分,通过对清风和故人的怀念,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反思。

《一萼红·园夏即赏》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是郑文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解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