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
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
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
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
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
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
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刘廷玑的《奉化道中柬施明府》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奉化道中柬施明府》是清代刘廷玑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奉化道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如下:
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
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
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
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诗中“百里”形容道路远,“孤城晚”则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孤城景象。“秋风上野航”则形象地描述了秋风中,船只在郊外航行的情景。“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两句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宿鸟全依树”和“农夫半在场”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氛围,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最后“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施明府清正廉洁的赞赏。
《奉化道中柬施明府》是刘廷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