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蔡秋农秋夜即事

秋至新凉重,停琴露气鲜。
树雕窗漏月,夜静鸟栖烟。
乡思寒砧外,吟情浊酒边。
重阳霜信近,篱菊暗香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国藩的《次韵和蔡秋农秋夜即事》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风至新凉重,停琴露气鲜。
    树雕窗漏月,夜静鸟栖烟。
    乡思寒砧外,吟情浊酒边。
    重阳霜信近,篱菊暗香传。

  2. 诗歌赏析

  • 秋天的气息:首联“秋风至新凉重,停琴露气鲜。”通过描写秋风的到来和清新的露水,营造出一个凉爽而清新的秋日景象。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
  • 夜晚的景象:颔联“树雕窗漏月,夜静鸟栖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景。月光通过雕花的窗户透进来,给室内带来一片清辉;鸟儿安静地栖息在树枝上,与淡淡的烟雾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 思乡之情:颈联“乡思寒砧外,吟情浊酒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饮酒作诗时的感慨。这里的“寒砧”指的是古代妇女在寒冷的夜里敲打着木制砧板的声音,常用来象征家人或故人的思念;而“吟情浊酒”则暗示了饮酒作诗时的情感状态。这种表达方式既深情又含蓄。
  • 节日的氛围:尾联“重阳霜信近,篱菊暗香传。”则转向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诗人通过对菊花盛开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淡雅而高洁的美感,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坚韧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1. 诗歌背景
  • 《次韵和蔡秋农秋夜即事》创作于清朝晚期,具体时间为诗人在深秋时节的一次夜晚所感。当时作者可能正处于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或生活经历之中,使得他能够以如此细腻且深刻的笔触去描绘这个季节的独特美。

《次韵和蔡秋农秋夜即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它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