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
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
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
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
过枫树湾
介绍
《过枫树湾》是清代诗人郑国藩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
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
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
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诗歌赏析:《过枫树湾》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画的山水世界。诗中的“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描绘了群山环绕、水流蜿蜒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下来,“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进一步展现了水边景色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山峰的雄伟与树林的茂密。诗人通过“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等细节,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最后的“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则以回顾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的记忆和感慨。
诗歌创作背景:《过枫树湾》的创作背景不详,但考虑到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可以推测其创作可能与诗人的旅行经历或对自然的观察有关。在那个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诗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双脚亲自踏访这些地方,因此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艺术手法:《过枫树湾》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包括对比、拟人等。例如,“山高树碍云”中的“树碍云”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赋予了树木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中的“炊烟”、“樵唱”等细节,也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动态感。
文化价值:《过枫树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展示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文学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过枫树湾》作为清代诗人郑国藩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象征,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