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松太道袁海观求题小像

精悍见眉间,堂堂报国颜。
清吟须少谷,雅望属君山。
密迩犹常隔,栖迟却未闲。
卷中幸相对,小缓莫催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松太道袁海观求题小像”是一首描绘中国古代文人之间相互题诗作画的诗歌。该诗描述了明代诗人、文学家袁宏道(号小修)在苏州时,与友人苏松太道(或为苏州太道)和画家袁海观(号子美)的交往情景。此诗展现了三位文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艺术上的交流,尤其是对画作的赞美及相互题诗的情景。

1. 作者介绍

  • 袁宏道: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尤其擅长山水游记和小说创作。其文笔清新脱俗,富有个性。

2. 作品原文

苏松太道求题小像,余曰:“我欲图之,恐其笑我;若欲求余题,则又不敢。”  
乃索笔就写,书一绝云:“乌纱白袜青山上,直挂云帆济苍浪。不知轩下陈夫子,何如当日抱琴江上翁?”  
太道读之,大笑曰:“吾今而后知子为真赏音矣!”  
遂命小史取纸,请余题跋。  
  
余为题其小像后,复书一绝于其下。  
其一云:“何须远别寻三塔?只此青山足自怡。且看白云来往便,几多诗句到鸥栖。”  
其二云:“古殿钟声入夜来,碧云天外寺门开。山人一笑重相见,犹喜先生未解回。”  
  
余因思:天下有情人皆相忘,世上好诗亦难逢。但使君心似我心,相逢何必曾相识?  
  
故余作此记,以志吾三人之交也。”  

3. 分析与解读

  • 友情体现:袁宏道通过这首小诗表达了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在诗中,他巧妙地用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两人间的亲密无间。
  • 艺术欣赏:从文学角度来看,袁宏道的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他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表达。
  • 哲学思考:诗中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反映了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时间的友情理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至高境界。

“苏松太道求题小像”不仅展示了两位艺术家的才华,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