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金陵三羽士录

彼曹能厌世,我乃未忘情。
身外留文字,人间说姓名。
君胡录三士,翻似辟长生。
生死原难了,年来意渐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题金陵三羽士录》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外高人的向往与自身未能忘情的情感

《又题金陵三羽士录》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位位远离尘嚣的隐士的描写,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心境与追求。诗中的“彼曹能厌世,我乃未忘情”,不仅描述了这些羽士的生活状态,也折射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渴望,他并未真正忘却世间的纷扰,而是希望找到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

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历史等,其中《又题金陵三羽士录》是他以诗歌形式对个人心灵探索的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波动——既有对世俗世界的不舍,也有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

从艺术角度来看,郑孝胥的这首《又题金陵三羽士录》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深邃内涵。通过对羽士们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深层次思考。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意蕴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点。它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又题金陵三羽士录》不仅是郑孝胥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郑孝胥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宝贵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