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官舍风雨中作

四围山海一身藏,历落嵚崎自笑狂。
天际云涛秋益壮,楼头风雨昼初凉。
操心稍悟安心诀,更事翻思忍事方。
独有韦郎言可念,俸钱虚愧对流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七日官舍风雨中作》是郑孝胥于光绪八年(1882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官舍中的心境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是福建闽侯人。他在光绪八年考中举人之后,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最终升至湖南布政使。他的诗歌创作丰富,除了《七月七日官舍风雨中作》外,还有《海藏楼诗》等作品流传后世。
  1. 诗歌原文
    四围山海一身藏,历落嵚崎自笑狂。
    天际云涛秋益壮,楼头风雨昼初凉。
    操心稍悟安心诀,更事翻思忍事方。
    独有韦郎言可念,俸钱虚愧对流亡。

  2. 诗歌解析

  • 首联:“四围山海一身藏”描绘了诗人身处环境之险峻,如同身处四面环山的大海之中,独自一人藏身其中,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又坚韧的生存状态。
  • 颔联:“天际云涛秋益壮”则通过“云涛”和“秋益壮”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与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颈联:“操心稍悟安心诀”揭示了诗人在历经世事之后,开始领悟到一种更为深刻的生活智慧,即如何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 末联:“独有韦郎言可念,俸钱虚愧对流亡”则是诗人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无奈反思,同时流露出对友人韦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1. 艺术特色
  • 郑孝胥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精准地捕捉并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他的诗歌结构严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生经验的深入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 在情感表达上,郑孝胥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七月七日官舍风雨中作》不仅是郑孝胥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