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伏处绝艰辛,赴死终伤志未伸。
四海朋交俱失望,一门兄弟自成仁。
高林奋笔倾酸泪,张卓函书带战尘。
莫怪褒忠殊不及,朝衣东市是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年伏处绝艰辛,赴死终伤志未伸。
四海朋交俱失望,一门兄弟自成仁。
高林奋笔倾酸泪,张卓函书带战尘。
莫怪褒忠殊不及,朝衣东市是何人?
《伤寿伯茀仲茀》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其主题意义值得人们深入探讨。首先,郑孝胥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为了解这首诗提供了重要线索。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官员。他于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随后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直至成为湖南布政使。在这段经历中,郑孝胥经历了从科举到官场的种种挫折与磨难,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情感和诗歌内容。其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忠诚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诗中的“三年伏处绝艰辛”暗示了郑孝胥在其官场生涯中历经的艰难岁月。而“四海朋交俱失望”则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受到广泛质疑与反对的情况。最后,通过“一门兄弟自成仁”可以看出,尽管环境艰难,但郑孝胥和他的家族成员仍旧保持忠诚和团结,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