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喜良堪笑,老阅沧桑却自哀。
郁郁一生怀未展,滔滔举世意全灰。
偶寻断梦闲情在,试检残编旧恨来。
莫信寄愁有天上,人间何处遣愁回。
题吴剑泉寄愁小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孝胥创作的《题吴剑泉寄愁小草》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与情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创作背景:《题吴剑泉寄愁小草》的创作背景颇具历史意义。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最终官至湖南布政使。这首诗可能写于他仕宦生涯中的某些时刻,反映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思。
诗歌原文:《题吴剑泉寄愁小草》原文如下:
少年自喜良堪笑,老阅沧桑却自哀。
郁郁一生怀未展,滔滔举世意全灰。
偶寻断梦闲情在,试检残编旧恨来。
莫信寄愁有天上,人间何术遣愁回。诗歌解析:郑孝胥在此诗中表达了一种由年少轻狂到中年沧桑的情感转变。”少年自喜良堪笑,老阅沧桑却自哀”描绘了作者早年的自信和喜悦,但随着岁月的流转,内心的哀伤逐渐显现。”郁郁一生怀未展,滔滔举世意全灰”则揭示了他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题吴剑泉寄愁小草》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和文人心态的一种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郑孝胥的人生轨迹和文学成就,也能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