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难灵修久苦辛,玩时愒日坐诸臣。
一为孤注机旋失,再卜中兴义未申。
江左夷吾虚想象,黄图赤县付何人?
楚囚君子吾何敢,深觉新亭愧伯仁。
消寒会示同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消寒会示同坐》是清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原文、翻译和赏析等具体内容如下:
创作背景:《消寒会示同坐》是郑孝胥在光绪八年(1882)举人后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冬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身世的感慨。
原文:
蒙难灵修久苦辛,玩时愒日坐诸臣。
一为孤注机旋失,再卜中兴义未申。
江左夷吾虚想象,黄图赤县付何人?
楚囚君子吾何敢,深觉新亭愧伯仁。翻译:《消寒会示同坐》表达了郑孝胥对国家前途和自身命运的深刻忧虑。诗中提到“蒙难灵修久苦辛”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中的艰辛,而“玩时愒日坐诸臣”则暗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固,时刻处于忧患之中。诗人还提到了“一为孤注机旋失”以及“再卜中兴义未申”,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创作风格:《消寒会示同坐》展现了郑孝胥的诗歌特色,他的诗多以深沉的情感和严谨的结构著称。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隐喻了国家的现状和个人的境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作品赏析:《消寒会示同坐》不仅是郑孝胥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消寒会示同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是郑孝胥对自己一生的思考与总结。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郑孝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