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能全不易哉,羡君槐国梦初回。
诗馀小绮宁为累,酒半徼狂亦已衰。
短榻移来书枕藉,虚廊行处石崔巍。
平生词客饶相识,却为斯人惜霸才。
郭啸麓招饮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啸麓招饮斋中》是一首清末近现代初的七言律诗。郑孝胥作为此诗的作者,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在文学世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郭啸麓招饮斋中》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特定历史背景下文人交流与共鸣的写照。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通过“乱世能全不易哉,羡君槐国梦初回”这样的诗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表达了一种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忧思,也折射出那个年代人们的普遍心声。
从形式上讲,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体裁,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诗歌形式,它有着固定的平仄格律和押韵规则,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具有悦耳的节奏和和谐的音韵。这种形式上的严谨性,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其在艺术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诗中的意象运用十分巧妙,如“短榻移来书枕藉,虚廊行处石崔巍”,通过对书房、走廊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郑孝胥在诗中通过对比“却为斯人惜霸才”与“诗馀小绮宁为累,酒半徼狂亦已衰”两句,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但性格偏激之人的惋惜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洞察力,也反映了其对时代风气的忧虑和批判。
《郭啸麓招饮斋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