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愔仲五月十三日原韵

莫向彭咸问所居,稽天巨浸欲焉如。
人心未改思清日,士气难追复辟初。
出狩久嗟成下殿,从亡聊自托佣书。
断章敢取《旄邱》什,不用词臣赋《子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愔仲五月十三日原韵》是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郑孝胥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及湖南布政使等职。郑孝胥以其丰富的政治生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歌领域也有显著的贡献。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篇章,体现了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2. 诗歌原文:莫向彭咸问所居,稽天巨浸欲焉如。人心未改思清日,士气难追复辟初。出狩久嗟成下殿,从亡聊自托佣书。断章敢取《旄邱》什,不用词臣赋《子虚。》:

  • 这首诗反映了郑孝胥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中的“莫向彭咸问所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宿的困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第二句“人心未改思清日”则揭示了尽管历经波折,但人们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对清明政治的向往。第三句“士气难追复辟初”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旧势力的怀念和对新秩序缺乏信心的情绪。第四句“出狩久嗟成下殿”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因失政而被迫退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悲剧命运的哀叹。第五句“从亡聊自托佣书”可能指的是在动荡时期,文人只能以著述为业,寄希望于自己的文化成就能够影响世人。第六句“断章敢取《旄邱》什”,这里的“断章”意味着作者在引用他人诗句时有所选择或改动,而“《旄邱》”可能是一首诗或文章的名称。最后一句“不用词臣赋《子虚》,《子虚》是楚辞中的作品,这里可能指代一种文风或修辞方法,意在表达不采用华丽的辞藻来描绘现实,而是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总的来说,郑孝胥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的艺术反思与批判。
  1. 艺术价值:郑孝胥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一,他的作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世界。其二,郑孝胥擅长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现代思想,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三,郑孝胥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和愔仲五月十三日原韵》是郑孝胥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种自我表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内容,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