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韬庵留别韵

忽忽残年过七旬,岂能忘患欲忘身。
榻旁未可容鼾睡,海内谁云等比邻。
聊以神州喻唇齿,忍看诸夏废君臣。
韬翁老去名尤重,应仗新诗悟国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韬庵留别韵》是郑孝胥所作

郑孝胥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韬庵离别时的感怀,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忽忽残年过七旬,岂能忘患欲忘身。”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而未能尽职的反思。他通过与友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依然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榻旁未可容鼾睡,海内谁云等比邻”这一句揭示了他对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聊以神州喻唇齿,忍看诸夏废君臣。”体现了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郑孝胥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和韬庵留别韵》不仅展示了郑孝胥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读者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责任、家国情怀以及文学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