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七日晨起

拔木破山风到处,翻江倒海雨来时。
平生未尽飞腾意,只有虚檐铁马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廿七日晨起》是清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风雨交加景象的感慨和内心情感。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他是一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曾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官至湖南布政使等职。他的诗集《海藏楼诗》中收录了不少佳作,其中《四月廿七日晨起》便是其中的一篇。

  2. 诗歌原文:拔木破山风到处,翻江倒海雨来时。平生未尽飞腾意,祇有虚檐铁马知。

  3. 诗歌赏析:郑孝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美感,更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首句“拔木破山风到处”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肆虐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第二句“翻江倒海雨来时”则进一步渲染了风雨的猛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场风雨之中颤抖不已。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哲学思考。

郑孝胥的《四月廿七日晨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了解到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