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

回首楼台灯渐远,飘然人似月行空。
不须更看鱼龙戏,领取长桥彻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是近现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仕至湖南布政使。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内容都颇具特色。从创作背景来看,《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写于郑孝胥任湖南布政使期间。当时,他与挚友稚辛拔可一同前往华园取凉,在清凉的夜晚中,两人畅谈诗歌艺术。这首诗正是在这种闲适的氛围中创作的,体现了诗人追求文学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诗歌本身则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好友情谊的珍视。诗中的“回首楼台灯渐远,飘然人似月行空”描绘了夜晚华园楼台的宁静与美丽,而“不须更看鱼龙戏,领取长桥彻夜风”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清冷夜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郑孝胥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郑孝胥的《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不仅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更是了解这位诗人及其时代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郑孝胥笔下的自然之美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