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省三挽诗

亲受《尚书》乙庵叟,共尊圣祖海藏楼。
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孝胥的《西本省三挽诗》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哲理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生死、信仰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 《西本省三挽诗》的原文如下:
    亲受《尚书》乙庵叟,共尊圣祖海藏楼。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
  •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说,诗人曾受到《尚书》中乙庵叟的影响,并尊崇圣祖海藏楼的教诲。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计划实现春秋大业,并希望借助先生的指导来表达他对未知世界的疑问和探索。
  1. 诗歌注释
  • 根据好86古诗词网的注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尚书》的敬仰,以及对圣祖的崇拜。同时,诗人试图通过自己的计划和努力来实现人生目标,并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寻求指导。
  1. 诗歌赏析
  • 从《西本省三挽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以及个人抱负的追求。诗中的“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 “共尊圣祖海藏楼”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学习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方向。
  1. 创作背景
  • 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或某种特定的心境下创作的,反映出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西本省三挽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郑孝胥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探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