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之极乐寺坐雨韵

六十年来迹孰寻,惊闻把臂又双林。
含情莫问同光事,只有西山雨意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立之极乐寺坐雨韵》是郑孝胥创作于1913年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当下自然美景的感悟

郑孝胥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六十年来迹孰寻”这一表述,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诗中的“惊闻把臂又双林”透露出一种惊喜和感慨之情,可能意味着在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他的好友或旧日伙伴再次相聚。这种重逢不仅加深了他们的情感联系,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含情莫问同光事”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遗憾和不舍,诗人似乎对那段不再属于他的历史时期感到哀伤。而“祇有西山雨意深”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感受,西山的雨意被渲染得既深邃又悠长,象征着诗人情感上的复杂性和深远性。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和立之极乐寺坐雨韵》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较高的诗作,同时也是了解郑孝胥生平和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文学才华,也能更全面地理解其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