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巷陌年年异,双栝拿空最能记。
故人何往门庭是,门外悲风入吾袂。
当年无日不相见,昼语夜谈乐难比。
忆尝酒半去不告,君自追我及水次。
仰天执手长太息,过尔摧折非吾意。
子宜为世善自爱,是时被酒已微醉。
我居才距一牛鸣,强遣肩舆为送致。
一日塘边独徙倚,野鸭蔽天带霜气。
北来下舆当我前,指看秋峦共称快。
平生平生几知己,此情此情非梦寐。
钵山顾五号能诗,写我思君得深味。
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是近现代作家郑孝胥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东城巷陌年年异,双栝拿空最能记。故人何往门庭是,门外悲风入吾袂。当年无日不相见,昼语夜谈乐难比。忆尝酒半去不告,君自追我及水次。仰天执。
创作背景:《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创作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局势紧张,郑孝胥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和文人,在忧国忧民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反映出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无限眷恋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作品赏析:《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抒发,传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深情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感慨。诗中的“门前悲风入吾袂”等语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体现了郑孝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其代表作之一。
影响评价:《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自创作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不仅展现了郑孝胥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历史背景。该诗被多次收录在不同版本的文学史或诗歌精选本中,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过侯府怀亡友陈幼莲》不仅是郑孝胥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