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直求题十二辰图赋得猴

我生惟庚申,于今实后死。
披图偿宿诺,逝者呼不起。
王孙虽狡兽,微劣何足齿。
吾窥岳渎经,秘记禹行水。
风雷阻铜柏,木石尽披靡。
百灵悚奔集,神怪出淮涘。
伸颈逾百尺,九象力难拟。
腾踔何倏忽,应对巧莫比。
其名无支祈,状乃猕猴似。
文命有忧之,童律安可使。
终焉授庚辰,遂徙龟山趾。
此公久厌世,偃卧古井底。
万牛引不前,坚定孰如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司直求题十二辰图赋得猴’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这首诗是应人索题,而作的即景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月殿影娥舒玉臂,日宫香兽动金鞭”,以月中嫦娥、月宫中的玉兔和太阳宫中的神兽为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和太阳的神奇景象,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颔联“天街飞阁连云起,地阙重楼入镜悬。”则以天空中的楼阁和地面上的楼台为描写对象,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颈联“桂树交光生夜彩,槐阴转午见朝烟。”“桂树”和“槐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意象,分别代表了秋天和夏天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交光生夜彩”和“转午见朝烟”两个动作,将秋与夏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

末联“仙家多福乐,尘世独罹殃。”则是诗人对于仙境和人间生活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仙家多福乐是因为他们在仙境中生活得无忧无虑,而尘世间的人们却要遭受种种苦难。这种对比让诗人感慨万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和关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