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苍示听松诗因及涛园种松事赋此答之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爱苍示听松诗因及涛园种松事赋此答之》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张栻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当时张栻正在湖南长沙担任岳麓书院的教授,并在潇湘亭上种植了一棵松树。

诗中提到:“我今爱汝听松声,君去听之亦听松。君来听我松已老,我听君时松更青。” 表达了张栻对松树的喜爱和珍视之情。他希望听到松树的声音,即使自己已经老了,也要继续倾听;而当他在潇湘亭上听到松树的声音时,松树却显得更加年轻、生机勃勃。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松树的崇敬之情。它不仅体现了张栻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