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品茶重龙井,双熏香片来燕京。
祁门乌龙上番舶,雨前普洱饶时名。
俄都砖茶近不出,建安小种如瑶琼。
碧螺春者推倾国,铁观音若夸莼羹。
平生于茶非酷嗜,所闻若此谁能评?
巢国善病苦少睡,正坐好事兼多情。
诗清岂必茶所助,圣俞永叔真齐盟。
老坡论茶忽论史,世贤张禹彼独轻。
古今人物等升降,我欲效苏严浊清。
答周梅泉赋建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周梅泉赋建茶》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作品。这篇文章是苏轼为友人周梅泉而作,旨在赞美建阳所产的茶叶。
文章开头,苏轼描述了建茶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接着,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以及冲泡后的效果,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
在文中,苏轼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茶叶比作君子,表达了对茶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品质,可以让人心境宁静、陶冶情操。
苏轼还通过与历史上著名文人的交流,展现了建茶的独特魅力。他提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苏东坡等人对茶的喜爱,以及他们如何用诗句赞美茶叶的美妙之处。这些文人的作品为茶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
苏轼总结了自己对建茶的看法。他认为建茶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种珍贵的茶类,并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乐趣。
《答周梅泉赋建茶》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情感的文章,展现了苏轼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