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不复见,万事已云毕。
我如魂之游,犹然视白日。
幽明均一逝,何者为真实。
一棺已入土,馀地足同穴。
地下恐无知,生存独难别。
行时畏回顾,扫榻留虚室。
去来定何归,放歌聊作达。
五月十七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十七日》并非文学作品的名称,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日期,即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红日》是吴强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事迹。而“十七年文学”通常指的是1949年至1966年期间的中国大陆文学发展概况,其中包括了多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是宋朝张九成的一部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中冒暑报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和牺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在战争结束后,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周围人的见证,叙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并表达了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
《红日》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战争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革命英雄的形象和斗争的激烈。
《红旗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梁斌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五月十七日》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个特定日期,与文学作品无关。文学作品通常是指通过文字创作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故事的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而《五月十七日》作为历史事件,涉及的是军事和政治领域,而非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