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一世金赎命,朝处华堂夕槛阱。
贵人丧胆伍俘囚,此日相怜尽同病。
穷民无归阻草莱,虎之盗世良可哀。
披图谁念承平日,四海康庄任往来。
题虎口馀生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虎口馀生图》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在欣赏和研究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诗人的背景和作品本身的内容,还要深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思。
郑孝胥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为理解其诗歌提供了重要视角。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他早年中举人,后在清朝晚期至民国年间活跃于政治舞台,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并在湖南布政使等职上有所作为。
从《题虎口馀生图》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中的“风行一世金赎命”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人们在金钱面前失去道德和信仰的现象。而“朝处华堂夕槛阱”则揭示了社会上层的奢华与底层人民的困境之间的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忧虑。
《题虎口馀生图》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和思考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为文学研究和欣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题虎口馀生图》作为近现代诗人郑孝胥的代表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喜爱文学作品的个人而言,深入探索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更能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智慧的启示,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