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

天荒荒而非云,月团团而无色。
海兀兀而不波,楼迢迢而将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一位在清末民初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和诗人。郑孝胥早年考中举人,后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并曾担任湖南布政使等职。他的诗歌多涉及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其作品中不乏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2. 作品原文
    天荒荒而非云,月团团而无色。
    海兀兀而不波,楼迢迢而将白。

  3. 诗作赏析:《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沉思索。首两句通过对“天”、“月”和“海”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淡然和敬畏。最后两句则以楼台的轮廓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郑孝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郑孝胥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通过了解《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位近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