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墱

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
门高一千仞,拄天气何尊。
荡荡百步中,水石互吐吞。
阿房广乐作,巨窌洪牛奔。
余波喷青壁,震怒不可驯。
眉水若处女,春风吹绿裙。
迎门却挽去,碧入千花村。
我行始两日,异境壮旅魂。
抉悬自何年,信有真宰存。
夕阳一反射,倒树明苍根。
老蝠抱石花,红晖双车轮。
仰叹山水奇,俯蹑造化跟。
想见混成日,待与见者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门墱》是一首清代由郑珍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珍,字子尹,号柴翁,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在道光十七年中举人,后选为荔波县的训导。咸丰年间,他选择告归,在同治初年补任江苏知县,但未能正式任职便去世了。他的学识深厚,特别是在文字、音韵学和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郑珍的文学创作同样具有影响力,他撰写了多部著作,包括《礼仪私笺》《轮舆私笺》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他的学术生涯,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云门墱》这首诗描述了云门墱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观,描绘了山壁高约六百米,屹立于乐安江上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神奇又美丽的境界中。诗中的“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形象地展现了江水奔流的场景。
  3. 艺术特色: 郑珍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象的画面感,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在《云门墱》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壁上的水石相互吞吐、巨窌洪牛奔腾等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世界之中。
  4. 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 云门墱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百余里的地方,是一处具有独特地貌的山峰。其地理位置对于理解该地自然环境及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郑珍通过对这一地区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还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敬仰。
  5. 文化价值: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云门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6. 启示意义: 《云门墱》不仅仅是一篇描写山水美景的诗作,它还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如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郑珍的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鼓励人们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衡。

《云门墱》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郑珍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首诗,可以体会到古人对美的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感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和欣赏自然之美的机会,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和平和的心境,享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