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笼中鸟自喻

千里朝凰唱和遥,谁怜孤鹜禁樊牢。
贞心甘守笼中日,再世齐鸣共九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笼中鸟自喻》是明末清初诗人德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是关于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德容:嘉善人,原名又贞,同县张我仆室。有《璇闺诗》、《猗兰》、《幽恨》、《归云》等集。
  • 创作背景:《惜笼中鸟自喻》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首诗是在德容的个人经历或思想转变过程中完成的。
  1. 诗歌原文
  • 千里朝凰唱和遥,谁怜孤鹜禁樊牢。 千里之外有凤凰相互唱和,谁会可怜被禁在笼子中的孤鹜?
  • 贞心甘守笼中日,再世齐鸣共九霄。 坚定的心志宁愿生活在笼子里,期待有朝一日能与同伴一同飞翔到九霄云外。
  1. 诗歌解析
  • 主题思想:通过描写“笼中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笼中鸟”比喻那些身陷困境、无法自由飞翔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例如,“千里朝凰”象征着远方的自由和美好生活,而“禁樊牢”则代表了囚禁和束缚。这些象征和比喻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和美感。
  • 语言风格:德容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诗句如“千里朝凰唱和遥,谁怜孤鹜禁樊牢。”不仅描绘了画面,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惜笼中鸟自喻》不仅是德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更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社会的现实与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