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登郡东城楼

莽莽乌云沉大壑,森森碧玉插高烟。
只疑绝徼连天尽,不信长安近日边。
落叶白波空自响,断霞红树为谁妍。
年来才思消磨尽,漫赋《登楼》拟仲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霁登郡东城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刘伯埙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伯埙,字石泉,号梦山道人,清代诗人,生平未详,但据诗中描绘可知其生活在清朝时期。
  1. 诗歌原文
  • 莽莽乌云沈大壑,森森碧玉插高烟。 描述了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景象,如同厚重的山脉一般深沉,而远处的树木则像碧玉般挺拔,直插云霄。
  • 只疑绝徼连天尽,不信长安近日边。 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天际线尽头的迷茫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长安(古都)近在咫尺的错觉。
  • 落叶白波空自响,断霞红树为谁妍。 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白色的波浪在空中空自响起,而红色的树林则似乎在为某个不知名的人物或事物而美丽。
  1. 主题分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乌云、碧玉、长安等元素的运用,诗人成功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朦胧的自然美。
  • 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探讨: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还隐含着对人生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刘伯埙的《雨霁登郡东城楼》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哲思的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