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
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
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门外红尘坌十丈,尘中有客常崎岖。
清谈名理侔卫乐,高论康济追唐虞。
偶来憩息意良惬,尚有客气论贤愚。
教乘滋茂信有力,廊庙何必殊江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临川杭州修广师法喜堂韵》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是在公元108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苏东坡任浙江东路湖州路兵马副使时所作。当时,他在杭州与友人修广共同修建了一座名为法喜堂的园林,并请好友王临川作诗以记之。

诗的内容大致描述了法喜堂的建造过程和周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苏东坡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为法喜堂增添了许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苏东坡诗词创作的高峰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苏东坡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