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于天地为巨物,横目见此惊无边。
或云众水所蓄积,坐令陆地为深渊。
我闻尊者此示象,一航稳似香台莲。
飓风不作鲛鳄静,知有神物为之先。
舟行不徐亦不疾,到彼海外当何年。
大鹏不徙爰居避,海若自小河伯旋。
惟有日月争出没,腾晖照耀波光鲜。
送者几辈自厓返,回顾但见帆微翩。
此时秘怪千万万,争欲顶礼焚香烟。
仁者愿大无分别,孰为灵蠢孰凡仙。
当时各各契微妙,回视海水川渠然。
了知此说是真实,挥毫更以丹青传。
纷纷大小都滞相,拘墟邹衍方谈天。
罗汉过海图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汉过海图次韵》是清代诗人刘堮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上罗汉图,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罗汉乘船过海时所展现出的非凡力量与智慧。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诗中意象:诗歌开篇“海于天地为巨物”,形象地表达了海面之广阔无边,横目见此令人惊惧。接着提到,或许众水所蓄积,坐令陆地为深渊,这是对自然现象的高度概括,既展示了大海的壮观,也隐喻了世间万物的相互影响与变化。最后以“我闻尊者此示象,一航稳似香台莲”作为结语,赞美了罗汉过海的平稳与安详,如同莲花般纯洁无瑕。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横目见此惊无边”中的视觉形象,以及“让大海作陆地”的抽象表达,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中的用词讲究,如“巨物”、“深渊”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诗歌的内涵。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思想内涵:通过对罗汉过海图的描绘与诠释,诗人刘堮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他通过描绘罗汉乘坐船只过海的场面,暗示了修行之人在面对人生海洋时,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这种思想对于当代读者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刘堮的《罗汉过海图次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与思想的传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艺术化处理,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入挖掘,诗人成功地将复杂的主题简化为直观的意象,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