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槎河山庄亭壁

十年尘梦冷渔矶,又向滩头理钓丝。
久客乍归鸥作伴,短墙半缺水为篱。
月明松影窥窗际,夜静溪声到枕时。
独坐悠然成大觉,挑镫拂壁一题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槎河山庄亭壁》是清代诗人刘必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全文如下:十年尘梦冷渔矶,又向滩头理钓丝。久客乍归鸥作伴,短墙半缺水为篱。月明松影窥窗际,夜静溪声到枕时。独坐悠然成大觉,挑镫拂壁一题诗。

诗的开头“十年尘梦冷渔矶”,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家乡,在外奔波后回到故乡的情景,给人一种岁月蹉跎的感觉。接着“又向滩头理钓丝”,表达了诗人在滩头整理钓鱼线的动作,象征着回归平静生活的状态。然后,“久客乍归鸥作伴”,描述了诗人久别重逢鸥鸟作为伴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短墙半缺水为篱”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小屋中的生活状态。

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诸城人。他是一位具有文学造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在晚年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刘必显选择隐居于九仙山北的刘家槎河村,自称“槎河山庄”,并在那里筑舍建亭,过着悠闲的生活。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还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珍视。这里的四面环山,有凤凰山、笔架山、砚台山、燕子坪、瀑布等景观,为他的隐居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

《题槎河山庄亭壁》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卷。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刘必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刘必显的这首诗和他的隐居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