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石东庵

芳草天涯慰旅愁,如何南浦有归舟。
君悲十载歌长铗,我愧三冬拥敝裘。
纵饮谁怜步兵酒,多情独上仲宣楼。
欲知别后相思恨,千里滔滔济水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石东庵》是清代诗人刘广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广恕,字子远,号云台,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2. 诗词原文:芳草天涯慰旅愁,如何南浦有归舟。君悲十载歌长铗,我愧三冬拥敝裘。纵饮谁怜步兵酒,多情独上仲宣楼。欲知别后相思恨,千里滔滔济水流。
  3. 诗词解析:此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芳草天涯”、“南浦有归舟”等,生动地描绘了别离时的氛围和心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离别的情感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感。此外,诗中的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5. 文化背景:《赠别石东庵》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清朝时期,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对自己人生旅途的一次反思和总结。

刘广恕的《赠别石东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