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中秋,几处砧敲,冰轮倍明。忆桂花香满,浓侵庭院,梧桐阴碧,低覆轩楹。无伴飞觞,何人击钵,总有新诗勉强成。空阶畔,暗蛩相答,亦诉难平。
嫦娥苦爱长生。也耐尽、琼楼冷淡情。望迢迢银汉,初更已报,茫茫玉宇,万籁无声。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抱幽怀天地清。沉吟久,正露华如水,斗转参横。
沁园春 · 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在中秋之夜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迷茫。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月亮、秋夜等,来表达词人的心境。同时,也通过对比手法,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词共分上下两阕,上阕写秋夜的景色,下阕写自己的愁情。上阕起首四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光,以及词人独自在月下饮酒的情景,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词人以“把酒问青天”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然后,词人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抒发了自己的迷茫和无奈。最后两句,词人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结束上阕,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困境、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下阕开始,词人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然后,词人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再次抒发了自己的迷茫和无奈。接着,词人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困境、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最后两句,词人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结束下阕,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整首词语言豪放、意境深远,既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又有超脱现实的豪迈气概,是辛弃疾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