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咏瓶中芍药

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
徐煦没骨同看。更一种、盈盈似露盘。羡丰台玉质,雨馀争买,广陵金带,酒后传观。谢赋当阶,柳吟临牖,收拾幽香袭笔端。情深盛、待群芳零落,与我盘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咏瓶中芍药》是清代诗人刘琬怀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琬怀,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尽管关于刘琬怀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他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诗歌原文:《沁园春·咏瓶中芍药》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其全文如下: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
  3.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如此丰姿,超出红尘”等句,展现了芍药花的美丽与高贵,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朵花独特魅力的赞赏。诗中所描绘的芍药花,既不受尘世繁华的诱惑,也不被世俗所累,它独自在春光中绽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与独立的气质。
  4. 艺术风格:刘琬怀的诗词风格清丽脱俗,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情感。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了这一传统,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高洁自持的精神风貌。
  5. 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花卉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刘琬怀的这首《沁园春·咏瓶中芍药》,不仅展现了芍药花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6. 历史影响:虽然刘琬怀的生平并不广为人知,但他的这首词作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作为清代文人笔下咏赏植物的典型代表,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人审美情趣的珍贵材料。

《沁园春·咏瓶中芍药》不仅是刘琬怀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颂扬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的具体展现。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追求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